首页 > 信息资讯 > 行业信息
来源:杭州诚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:2013-05-23
2012年以来,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面对意见数量多、群众关注度高等情况,化压力为动力,着力在责任落实、意见整改、主动沟通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、出实招,不断提升创满意工作的质量和效益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对公安交警的满意度。
坚持全警化参与——变“唱独角戏”为“奏交响乐”
支队始终认为创人民满意作为一项系统性、全局性的工程,几乎涵盖了交管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,没有“一把手”重视,没有领导班子重视,单靠某个部门是很难有效推动的。为此,支队确立了“一把手负责”的工作机制。在年初召开的全警大会上,市局副局长乐华作动员部署,提出明确要求,并亲自研究落实重点意见整改工作。在此基础上,又先后下发了《创满意工作全年任务分解表》和《社会评价意见整改工作推进表》,将上一年393条社会评价意见,逐条逐项予以分解,分类制定推进计划,实施项目化管理和时间节点控制,确保创满意工作在组织、责任、措施、进度等方面切实落地、到位、见效,努力形成“全警参与、人人出力、齐抓共管”的强烈共识和合力氛围。
坚持全方位落实——变“单一整改”为“整体推进”
支队始终把抓重点、重点抓,抓常态、常态抓作为推进创人民满意工作的有效途径。一方面,狠抓社会评价意见整改,不断固化“评价-整改-反馈”的机制,确保实现了办理率、满意率双一百和解决率94.2%的全年目标。特别是针对交通信号灯设置、住宅小区停车管理、交通文明出行等3条重点(督办)意见,支队强化克难攻坚,注重群众感受。其中,在交通信号灯设置上,结合基础大排查工作,对市区1346个信号灯控路口逐个排查,发现解决各类问题565条。全面启动“信号配时大会战”工作机制,对市区600余处信号进行配时优化;在住宅小区停车管理上,制定出台《住宅小区停车管理问题整改工作试点实施方案》,并在采荷人家、运新花苑、大关小区西四苑等小区开展试点,增加错时停车泊位600余个;在交通文明出行上,突出“礼让斑马线”、“红灯不越线”主题,实施“文明行路、文明行车、文明执法”教育实践活动,提升交通文明素养。另一方面,更加着眼于做实做精交通管理主业,要求广大民警立足岗位,尽心尽职地疏导好每一次交通、整治好每一次违法、落实好每一次为民服务,及时梳理、回应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、焦点问题,真正把创满意的功夫花在平时、落在日常。
坚持多渠道沟通——变“埋头苦干”为“借力巧干”
支队始终重视主动与群众沟通交流,通过“走出去”、“请进来”,“面对面、键对键”等多管齐下、多措并举,进一步为创满意工作助力加码。一是注重上门沟通。在抓好问计于民常态走访的同时,针对98条有具体指向的A类意见,坚持“双沟通”机制,即整改前沟通核实群众诉求,整改后沟通反馈结果,使不少意见由原来的不满意转化为满意。二是注重现场体验。对群众普遍关注关心的问题,通过“警营开放日”、“警民恳谈会”、“相约交管服务站”等形式,营造开放、真诚、理解的氛围。三是注重网上交流。借助新闻媒体,举办“支队长访谈、大队长热线”等节目,征求意见建议。特别是与都快网“19楼”论坛共建“与交警互动”平台,该平台累计浏览量已达403万余人次,发帖5.48万余条,成为杭州交警与市民双向沟通、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。对此,人民日报在“新兴媒体”专栏显要位置以《杭州:上“19楼”,与交警对话》进行了专题报道并予以高度评价。四是注重正面宣传。通过与杭州电视台合作,隆重举办“蒋定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”,向广大群众集中展现杭州交警“精细管理、服务至上”的良好形象,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对公安交警的理解和认同。